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假期近尾声,

这个春节除了好好陪父母,

你走亲戚了吗?

近期,

关于“走亲戚”的话题频繁上热搜。

对待走亲戚的态度也因人而异。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累,

是不少网友的共同感受。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催婚、问工作……

长辈们突如其来的关心,

让不少年轻人感到手足无措。

为了避免尴尬,

有的仅发红包聊表心意,

有的选择和小辈聊天。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无论走亲戚是否会在未来消失,

在当下,

年轻人仍需要探索与亲戚的相处之道。

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亲情里,更多的是窒息,但也有爱吧”

哆哆 985准研究生 男 22岁 山西阳泉

我是01年出生的,今年大四,已经保研了本校。可我过年回老家之后,几乎每一个亲戚都在催我结婚。我爸妈和亲戚们都住在村里,每年假期,相处是躲不掉的。

我没有女朋友,心思也不在这。但在我老家的亲戚眼里,超过20岁就是奔三,奔三的人怎能不把结婚生子提上日程?他们常常拿我的同龄人举例子:村东头的小伙大专毕业就结婚,今年已经生二胎了;村西头的姑娘20多岁嫁过来,今年孩子3岁了。

我觉得生活很割裂。过年回家前的几个月,我在为保研卷生卷死,在担心毕业论文开题答辩能否顺利通过,在焦虑封校期间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实习……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我很努力,我的大学生活成功续费2年(专硕),所以这个寒假,我幸免于听到考研考公的说辞。按照他们的想法,我现在应该找一个条件不错的女生,研究生一毕业立马结婚。

小时候我成绩很好,所以他们安排我做家族这一代孩子里的模范,成绩提升时会受到很浮夸的称赞,稍有下降就会面临唏嘘声和批评声。

我觉得有些亲戚其实并不真心为我高兴。去年过年我二叔约全家族的亲戚去家里吃饭,快走到二叔家门口的时候,爸妈突然担心煤气没关。我折回家里去关煤气,所以变成了席间最后一个到的人。

一坐下我就给所有长辈道歉解释原因,可二婶还是阴阳怪气了很久,“咱们哆哆现在是了不起啊,名牌大学生了,吃饭还迟到,是不给你二叔面子啊。”我的亲戚都拿这些挤兑的话当笑话听,连我的爸妈也没有帮我解释。

有时候觉得,我是马戏团困在笼子里的猴,被要求一刻不停地表演。台下的观众呢,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想,我只知道我那时候每次考试之前,都压力大到睡不着。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后来我上大学了,考上了离家很远的985。我觉得天地广阔,有无数的行业可以尝试,可每到寒暑假,我的耳边就只有一种声音:“将来毕业之后一定要找个离家近、有编制的工作。”对此我不愤怒,我的情绪是无奈。

大一的时候,在街道办工作的姨父帮我规划好了我的后半生,包括今后的职业,结婚对象的条件等。那时的我还稍具反叛精神,某次席间我跟他提到,我以后不想留在山西考公。

那天几乎所有人都在批评我,大家让我听姨父的话,说不听老人言迟早吃亏,还说不留在山西就是不孝。回家之后我跟爸妈说,希望亲戚们不要在饭桌上当众批评我,他们好像没仔细听我说什么,还在不断重复着:“你姨父有经验,你要多听他的”。

那天晚上,我给我爸的微信上发了很长一段话,说了我喜欢的行业和城市,说了我对姨父的看法,也说了当众被亲戚批评有多尴尬。可我爸爸的回应是,“你必须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办事。”

我的亲戚之所以认为那样的工作好,是觉得亲人之间可以相互照应。我不反驳,也不愿意直白地说,一个五线小县城没有发展空间。而且我是家里的独生子,我离家远,父母谁照顾呢?

你看,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劝我,我自己会说服自己。今天中午,我在家族群里看到长辈转的一张图,我知道又是在催我结婚,可看到“怕你一个人孤单”的时候,还是差点哭出来。亲情里,更多的是窒息,但也有爱吧。

所以,我劝自己,不用抗争,我的未来大概率是会留在这个小城市里考公考编,结婚生子。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

素素 新一线城市工作 女 27岁 广西南宁

我今年回家,因为不爱说话,我妈问我是不是傻了。

其实我性格挺外向的,在朋友和同事之间算活跃的,和闺蜜聊天能不停歇聊两三个小时。但一回家,我就变得不爱说话,不爱出门。

我老家是广西南宁的,大学在湖南读,然后就一直在外地工作,平时只有过年的时候回家。我不知道大家对广西了不了解,这边方言很多,我家那边的方言和普通话完全两个系统,每年回家路上,我都要把老家的常用方言想一遍,比如伯伯、婶婶、叔叔、阿姨、吃饭、喝水等。

在家时遇到每一个亲戚都要打招呼,寒暄几句。我得先认脸,然后想一下用家乡话怎么称呼他。我发现随着在外的时间越长,我反应的时间就越长,而反应慢了,人家就会觉得你没礼貌。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我回家之后就很少出门。有时候不得不出门了,就一路带着笑脸以备突然碰上熟人,如果来不及反应他是谁,我就用万能“吃了吗”“去哪里”搪塞一下。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不喜欢社交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当我的生活重心和工作重心都在外地之后,我和家乡产生了一种割裂感。这种感觉很飘渺,就像我从楼顶看家乡,它仿佛什么也没变。但走进去,就会发现都变了。在这里生活的人在长大,在老去,种植的农作物年年在变,细看这里的一切再也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这也意味着,我很难和这里的人产生共同话题。我们见面能聊什么?聊我喜欢的汉服?聊摄影?聊围炉煮茶?他们不会有兴趣,往往只会打趣一句“城里人就是精致”。

而他们聊的,谁家今年新娶妻,村里过年举办什么活动,谁做生意暴富,这些于我都像蒙着一层纱,我甚至无法将他们说的人对上号。每当他们聊得热火朝天时,我深刻理解了那句话——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

再者,我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太一样,在这里生活的人都有着他们的羁绊,有着自己的圈子,而我像个格格不入的外来者。当思维差异足够大的时候,少数的人一开口就像个傻子。

所以我不喜欢社交,我更喜欢躲在家里,烤火,发呆,甚至睡懒觉。昨天,我又在家睡了一天,我姐问我无聊吗。我摇摇头,在心里说,怎么会无聊呢,我就是喜欢在家待着啥也不做。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亲戚的话题全部围绕着弟弟,我在旁边当透明人”

小优 本科在读 女 22岁

国家二孩政策放开的那年,我在寄宿学校读初三,爸妈突然通知我要有个弟弟了。我没什么概念,他们说这世界上会有一个跟我很亲很亲的人陪我长大,我很开心。

他出生时我爸妈很忙,我每周末回家不仅要做饭打扫卫生,还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冲奶粉、换尿布、哄睡觉。那时候,我一直觉得这些是我身为家庭成员的责任,爸妈偶尔会在我照顾弟弟的时候夸我懂事,我更卖力了。

“区别对待”的概念,是在永远不正眼瞧我的奶奶笑意盈盈地抱起孙子那一刻产生的。我开始意识到从爸妈到其他亲戚都更喜欢弟弟。他们说他小,说他长大就好了。

可我越来越委屈。爸妈会因为和我同在一个空间里、突然哭起来的弟弟指责我。奶奶让我把我的零食和玩具让出来,每年过年弟弟都能收到爷爷包的大红包,但我没有,他们会忽略我。

我很想他们再次注意我。一个周天的下午,我把红墨水滴在手腕,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期待的反应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一家人惊慌失措、抱头痛哭之后和好如初。可事实上那天大家各忙各的,我躺了很久都没人过来。路过我房间的奶奶一眼就看出我在表演什么,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她戏谑的眼神,她说“你看看有人理你吗。”

后来弟弟还学会了撒谎,有次他把果汁洒在白色羽绒服上,转头就跟妈妈说是我打翻的,我知道我不管怎么解释都很无力,因为在她的观念里,大的就应该让小的。

那天真的很极端,妈妈可能本身心情就很差,围绕着这件莫须有的错事指责了我一上午。我在家里待得太难受,去大街上走了很久,傍晚爸爸给我发微信催我回家,我回去了。进家门之后我径直走进卧室关上门,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们都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有说有笑。我觉得,即便没有我,他们也是欢乐的一家人。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有次我无意间听见奶奶跟弟弟说,“姐姐过几年就要嫁人了,家里的东西以后都是你的。”那一刻,我很庆幸我们家真的很贫穷,本身能留给孩子的东西就不多。

其实我知道爸妈也对我很好,家里经济情况最紧张的时候,他们从来没有克扣过我的生活费。我考研备考的时候,他们还把家里最安静的房间腾出来让我学习,让我弟弟不要去打扰我。去年12月临上考场的那几天的时候我阳了,他们说让我不要担心结果,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可我真的很害怕过年。我受不了弟弟有长辈的红包我没有;受不了亲戚的话题全部围绕着弟弟,我在旁边当透明人。去年春节,我听到一个表亲逗我弟弟玩,说“是不是姐姐把你惹哭了,咱们去打姐姐”。听这些真的很痛苦,就像心里有一些口子,有时候会被治愈,但每年过年的时候就被撕得更深。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我今年大四了,如果考不上研,我就立马去别的城市找一个工作,租一个房子,过年的时候在家待的时间越短越好。

走完亲戚,身心俱疲 (你走亲戚了吗)

逃不过的催婚,不走心的“对策”

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希望被过问婚姻状况或工资水平等,亲戚们问得随意,却不知当事人很受困扰。

“当不优秀的我,被凝视了,这种感觉很糟糕。”

1990年出生的朋友李婷婷回忆起学生时代,她在儿时遇到了一位过度关心的亲戚。当时,堂姐刚结婚,堂姐夫是一所高中的副校长,他每次来家里走亲戚,总会问李婷婷“学习成绩怎么样?哪门课偏科?”

“我知道他是关心。但是我初中时,成绩不冒尖,性格敏感,我很害怕这种被人凝视、被人注意的感觉。”李婷婷说,以至于那时每次过年前,她都会焦虑上好几天。

然而,“即使学习再好,在老家亲戚看来,不结婚总是一处‘槽点’,很容易被围攻。”1985年出生,已经是博士的罗晓,也难逃被过年“催婚”的窘境。

他像研究学术课题般,对亲戚催婚行为进行了解构。“亲戚们因春节聚在一起进行的话题,大多数是‘无效’交流,比如问工作、问恋爱等话题,年年都问,年年还会再问一遍。既然如此,应对不走心的关心,不必太走心地回答。”

多年“历练”下来,罗晓的态度是不情绪化、不制造矛盾,他还下载了一张网红的照片保存在手机,如果有亲戚问,就给他看,“这是我的女朋友。如果谈得来,考虑带回家。”

社交软件上,有人支招要“以魔法打败魔法”,教小辈反问亲戚们,“工资多少、婆媳关系相处如何?”。

遇到不喜欢的话题,也有“00后”直接表达抗拒与反感。一位朋友说,多表达几次不配合、不接受,亲戚们也会识趣的。

“血浓于水”,亲情依然是不可取代的。父母长辈与年轻人,两种不同文化圈层差异的碰撞,消化和理解总归需要一些时间。人们终究会找到一种新的亲情存在形式,在当前城市化的语境下,找到家庭成员之间最舒服的相处状态。

今年你走亲戚了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54332111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481.net/m/52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1月27日 下午10:36
下一篇 2023年1月27日 下午10:40

相关推荐

  • 被蛇头卖到缅北的孩子:差点被关兽笼(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23年7月23日晚,代秋再次收到儿子王楷的求救信息:“妈妈,我快要死在这边(缅北,记者注)了。”与王楷一起的,还有李次南、刘仁松、吕化——他们4个都是未成年人,也是来自广西玉林市某县的老乡。据他们的家人介绍,这四个孩子在今年5月中旬被同乡赵来骗到了缅北一个网诈集团的园区里。 根据孩子们提供的信息,他们所在的网诈集团园区位于缅北大其力,园区门口有5-8人把...

    2023年8月22日 行业动态
    28800
  • 地铁站捡废纸团一捏发现是黄金耳钉(详细内容)

    ‍5月16日 武汉地铁3号线兴业路站 工作人员胡文昊在服务台 捡到一个废纸团 正想顺手丢掉 捏了一下却发现不对劲 里面包着硬硬的东西! 16日下午5时20分 李女士搭乘地铁3号线 在兴业路站客服中心办理充值业务 在包内寻找武汉通储值卡时 顺手将一团卫生纸和雨伞 放在台子上 完成充值后 她只拿着雨伞离开 小纸团留在了服务台上 5分钟后 客服中心工作人员胡文昊 ...

    2023年5月19日
    44000
  • 隆胸手术过程

    临床上,隆胸手术是非常常见的手术之一,那么,隆胸手术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隆胸专家最有发言权了。

    2023年11月10日
    29300
  • 隆胸医院好

    假如女性想要隆胸,一般都会建议去医院隆胸,为什么呢?专家指出,做隆胸一般需要到正规的医院比较好,正规医院的医生操作技术都比较娴熟,而且资质也是比较深的,医院的设备和急救措施都比较齐全。

    2024年3月7日
    16700
  • 隆胸专家

    说起隆胸,其实国内绝大部分三甲医院都有开展此类手术,因此,这方面的专家也非常多,当然,任何行业都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隆胸专家也不例外。

    2023年10月28日
    311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QQ:154332111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154332111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