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赠给谁的条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赠给谁的)](https://www.1481.net/wp-content/themes/justnews/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1481百科网小编整理分享:走进山阴路133弄东照里,几块写着“瞿秋白旧居”的铭牌,提醒着人们,八十多年前,这里见证了两位文学家、革命家之间伟大的友谊。
1933年3月初,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鲁迅为瞿秋白夫妇在东照里12号租了一间房间,使瞿秋白免于四处躲避,同时也可以安心养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赠给谁的条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赠给谁的)](https://www.1481.net/wp-content/themes/justnews/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瞿秋白旧居,当年他就是在这里写下了《〈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房间虽小,租金却并不便宜。当时,瞿秋白每个月只有十六七块生活费,十分拮据,鲁迅为了在经济上帮助他,动了不少脑筋。虹口记忆传讲工作室首席传讲人张家禾说:“当时知识分子都很要面子,直接给钱帮助他是绝对不行的,所以鲁迅想了一招,请他编书,编了书当然就可以给他稿费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赠给谁的条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赠给谁的)](https://www.1481.net/wp-content/themes/justnews/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瞿秋白夫妇
瞿秋白搬入东照里一个月后,鲁迅也迁居到大陆新村9号,两家仅相隔一条马路,还有比与知己兼战友为邻更快乐的事吗?
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这样回忆那段时光:“秋白一见鲁迅就立即改变了不爱说话的性格,两个人边说边笑,驱走了像牢笼似的小亭子间里不自由的闷人气氛。”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赠给谁的条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赠给谁的)](https://www.1481.net/wp-content/themes/justnews/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木刻《战友——鲁迅与瞿秋白》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赠给谁的条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赠给谁的)](https://www.1481.net/wp-content/themes/justnews/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鲁迅《赠瞿秋白先生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瞿秋白在东照里12号寓所生活了三个月,由于安全的原因,瞿秋白夫妇于1933年6月初,从东照里搬到王家沙鸣玉坊一家花店的楼上。
两年后,他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年仅36岁。
得知消息后,鲁迅抑制着悲痛和愤怒,为瞿秋白编纂遗著《海上述林》。张家禾说:“当时鲁迅身体已经不好了,抱病为他编,编了11个月,所有的环节都是鲁迅亲力亲为,最后到鲁迅去世前一个月才完成编的工作。”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赠给谁的条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赠给谁的)](https://www.1481.net/wp-content/themes/justnews/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瞿秋白与鲁迅画像
同样是在病中为挚友编书,而这一次,鲁迅却无法听到瞿秋白对这本书的评价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54332111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481.net/m/4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