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有一个小长假又要来临了,就是端午节,在民间这个节日还是非常受重视的,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那端午节有何而来?
起初,这个节日是驱赶邪怪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于是人们就把端午节这一天做为纪念屈原的日子。
端午节是每年固定的一个日子,五月初五,在这一天会有很多隆重的习俗,人们都会赶来凑热闹,祈福消灾,驱除瘟疫。
习俗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的主要习俗,是当时古代诗人屈原投江之后,很多当地河边的百姓,闻讯来划上自家船,在江河里搜救尸体,但是始终未寻得。
所以人们就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这个时候,演变成了赛龙舟的赛事,热闹非凡。
习俗二: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一个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自己在家里包各种口味的粽子,有咸的有甜的,都非常好吃。
而且端午节正是夏季的时候,河边都长出来芦苇叶,正是包粽子的好时机。另外,端午节之前,正是中考高考的关键时刻,很多考生家长就会包许多粽子,因为粽谐音“中”,寓意高中,祝所有考生考出好成绩。
习俗三:佩戴香囊
在南方一些地区,很多人会给小孩佩戴香囊,里面放上一些朱砂、雄黄、香药等等,飘溢着淡淡幽香,做成各种可爱好看的五彩形状。小孩子佩戴这个寓意着避邪驱瘟之意。
习俗四:挂艾草
民间有这样一句话“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的菖蒲和艾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洒扫庭院,将菖蒲和艾草插于门楣上面,挂在正堂,以驱瘴避邪。
习俗五:悬挂钟馗像
在古代,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人们认为他是正义的使者,是赐福镇宅的圣君,挂在家中祈求财富的代表。
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就会挂起钟馗的神像,以驱邪魔,追求家宅平安。
习俗六:点雄黄酒
小时候,电视剧看多了,自然知道雄黄可以驱散蛇蚊等等,在端午节时,西北方的人就会将雄黄泡在酒里面,在小孩的耳朵、手腕、脚腕等等一些地方抹上雄黄酒,这种做法可以驱散蛇、蚊、蝎、蜈蚣等不上小孩身。
习俗七:吃五毒饼
端午节,人们会做一些饼,在上面印上五种毒虫,将它们吃下去,寓意避开害虫,驱散瘟疫。
端午节不管是何种习俗,我们都应该尊崇,都是希望可以祈求平安,避邪驱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54332111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481.net/m/3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