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浮漂的吃铅量,简单的理解就是这支浮漂所承载的配铅重量,便是这支浮漂的吃铅量。
而浮漂由于制作工艺和材质不同,即使是当代比较稳定的纳米材质浮漂,统一批次机制生产,也难免会有略微的差异,只是相差幅度较小而以。
而天然材质,如:芦苇、孔雀羽……等材质,由于材质的密度不同,干燥程度不同,外皮薄厚不同,多瓣拼接,会使每支浮漂的吃铅相差略微明显一些。 尤其纯手工制作的浮漂更是难以做到吃铅统一,很多老钓鱼人都知道,当年我们比赛所用的浮漂是没有标注吃铅量的,只存1.2.3.4.5.号~等等。
而目前的浮漂多数会配备吃铅参数,这是方便钓友通过吃铅量大概能知道浮漂的浮力大小,然后可根据水情,鱼情,风力干扰……等等,去搭配相应的浮漂而已,其实就是便于钓友选择浮漂的大小(此处不考虑浮漂体型)
而这个参考的吃铅量数据是怎么判定的呢!比如一批浮漂设定好固定的切割数据和制作模具以后,开始批量生产浮漂,然后从成品中抽选出同等号数的几支或者是十几支浮漂,然后将铅皮裹在浮漂的漂尾统一调成平水状态,再将每支浮漂的吃铅量对比相差幅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然后再次将所有的浮漂吃铅总合除以浮漂的数量,得出来的数字值就是此类浮漂的大致吃铅量……
注意:浮漂测量吃铅量,基本都在玻璃水缸或调漂桶进行测量!而局限性的水体,水质,水温,水的密度与实际垂钓当中的大环境下的水体差异更大,所以精确度也存在不同差异。
这也是很多商家会特意标注:手工制作每支浮漂吃铅略有差异,建议者慎拍!(至于是不是手工制作鬼知道)
既然每支浮漂的吃铅各不相同,所以也就别天真的以为在克度铅上剪下相等的重量卷在浮漂上就能用了,再说你也剪不准(回忆起当年拿锉刀一点点锉铅皮的神经病年代)
总而言之,浮漂的吃铅量只是对于你选择浮漂的时候,能有一个大致的参考而已!与你具体搭配多重的铅皮没半毛钱关系!克度铅的出现也是为了钓鱼人更精准的从铅皮卷上裁剪下铅皮,避免浪费而已,最终还是要根据作钓环境,浮漂入水的实际情况来修剪铅皮重量。
关键的其实不是浮漂“吃铅量”本身,而是在什么环境和鱼情您能知道选择什么“吃铅量”范围的浮漂。(这一点不多赘述,本头条号下边就有专贴,根据水深和线径简单计算,很简单明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54332111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481.net/m/32209.html